Petofi Sandor 1823年—1849年 
原文Szerelmemért föláldozom / Az életet, / Szabadságért föláldozom / Szerelmemet). --Petőfi Sándor. 
由漢語譯英語:"Life is dear, love is dearer. Both can be given up for freedom."; 
英語:"Liberty, love! These two I need. For my love I will sacrifice life, for liberty I will sacrifice my love”.  

 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here-existence/article?mid=1571

今天看到一句名言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,讓喜歡的事有價值。」( 有異曲同工之處的一句話:「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是出自雄心壯志或單純的責任感,而是出自對人和對客觀事物的熱愛和專心。」--愛因斯坦 )

那麼「有價值」指的是‥?多少因人而異。「喜歡」的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吧?或許就像愛因斯坦說的「熱愛」。
 
1849年匈牙利愛國詩人裴多菲在作戰時犧牲,年僅26歲,曾寫下:「生命誠可貴,愛情價更高,若為自由故,兩者皆可拋。」他的價值觀你認為呢?覺察出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應該是重要的,並探求為人的終極價值。此外我認為還要進一步培養看得到價值的視野,才能看到自己也看到別人的價值,這樣應該會更喜歡自己喜歡的事。

~~~
昨天因為時間沒講好使我不得已等人等很久,就到書店看書,看到一本好書叫「不動心」,介紹裡還提到作者某著作有拍成一部日本動畫電影,回到家後在youtube找來看,正好在影片裡面看到下面這段相關演講。
鍾國強老師:愛情的重要性不在於兩人的情愛生活,而是透過愛情可以讓雙方達到更高的修行境界,兩者既是菩薩(天使),也是眾生,悟時是菩薩,迷時是眾生。一方迷時,另一方是菩薩,當然,偶爾會有兩人都迷的時候,但經過一陣錯愕後,其中一方的靈性被喚醒,再度化身為菩薩,渡化了另一方,如此相互交錯,此起彼落,生命境界就逐漸向上提昇。

 在愛情的互動過程中會產生高度的內化作用,各種愛恨情愁、七情六慾、五蘊五毒會從恨、貪的破壞面轉成關懷、付出的建設面。譬如在物性層次上,迷的時候會停留在對物性的追求,好比拼命採購,這時醒的一方就必須設法讓迷的一方的覺性提昇,好讓瘋狂的採購行為停止,生命境界得到啟發而後提昇,如此循序漸進。當然,不見得都是同一方的問題,因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執著,今天是男的有問題,明天可能換成女的有問題,總是必須經歷過種種的轉折、提昇,才能進到其他的層次,好比感性層次。

 從物性層次進到感性層次,原本喜歡掌控別人,提昇後變成是付出,雙方的感情力量變得越來越大,懂得如何自控,如何放手,懂得付出而不是獲得。層次越來越高後,雙方的理性和知性的交會就會越來越良性,各種執著會一一消弭,內心的溝通也就越來越高,越來越全面,這時就可以進到覺性的層次。

 在覺性的層次中,面對所有事項都會有高度的知性感覺,「一花一世界,一石一如來」,「青青翠竹,莫非真如,鬱鬱黃花,都是如來」,智慧就會層層上昇,像這樣的生命境界真是精彩燦爛、光大、充滿而且實在。當能量互動越強時,兩人生命相交,感度就會越高,任何狀況都能有很高的心靈、靈性的交會,這屬於神通證道的部分,可以讓生命有更高的彩度、亮度,從普通的東西裡,抓住它的真如,看似平凡無奇的東西,能看到它的法相,從生活的點點滴滴裡看到生命的泉源,看到真情、真心。

 「問世間情是何物,直教生死相許」,要講這句話或讀這首詩之前,要先問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,有沒有這種慧根和能耐、精力,能否渡過種種關卡。如果沒有愛與生的基本能力和本質上的慧根,愛情就不可能產生高層次的生命境界。愛情必須經過很長時間的考驗,渡過不同層次上的各種惡、毒、魔、邪、誘、拐等等狀況,才能轉輪化生,達到道家所說的雙修境界,才能看到另外一半之不同,體會陰陽的道理,體會生命更深層的意義。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rlinf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