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聽到一位父親說了一句話: " 他(兒子)的工作我永遠都不會滿意"

試問一位在責罵聲,不滿之聲下長大的孩子, 又怎能培養出自信心? 沒有自信心的孩子, 又怎能把事情做好? 事情做不好, 結果又換來另一次的責罵及不滿......

父親的愛之心, 責之切, 經常成為上一代責罵式教育的藉口, 時間從來不會為你而停留, 當有一天作為父親的看到孩子與他的關係續漸遠離, 想補救卻往往來不及了.

我想大家都嘗試過被責罵, 心裏一定很難受, 因為人類的自我保衛機制起作用, 我們被罵時的內容往往都聽不進腦裏去, 所以罵人的往往都得不到要令對方改進的效果, 因為對方的難受情緒已經佔據他的所有.

所以我們可以發現"責罵"令對方得到正面改進的成效是很低的, 相反, 破壞了雙方感情的負面影響卻非常大.

我在課堂上經常鼓勵學生互相給予意見, 但必須留意發表意見時要以愛出發, 不可傷及對方的心靈, 所以我會教導學生一招表達意見的技巧, 名為"三文治", 俗些說就是"一啖沙糖, 一啖屎" :

讚賞 (沙糖) --> 意見 (屎) --> 鼓勵 (沙糖)

例子:

情況(一) 責罵的說話: "為何你總時甚麼也不懂, 做事又粗心大意, 有問題時又不懂向別人請教, 亂七八糟的"

情況(二) 三文治技巧: "你這個project很有創意, 確實做得不錯, 但是當中卻有些重點忽略了, 若你能多留心一點, 或向你的上司或同事商討請教一下, 必定可以做得更好, 繼續努力"

當大家代入以上被罵的角色時, 你會發現在情況(一)中, 你會不知道自己被罵的是甚麼? 需要改善的又是甚麼? 而只知道會討厭起罵你的人, 而在情況(二)中, 感受卻會完全不同了, 你會發見你得到了清晰且明確的意見, 知道自己需要如何改善, 最重要的是你會對向你提意見的人深存感激.

記得小時候的我, 認為說話技巧只是騙人的技倆, 只有經常帶著面具的人才會使用, 然而長大後, 我卻發現良好的說話技巧不但可以使事情變得容易處理, 更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.

所以, 凡事都有兩面, 正如刀可以使人生活變得更方便, 亦同時可以用來傷害人, 重點只在使用者的心念.

在此, 衷心希望這"三文治"的技巧能減低世上存在的責罵之聲, 以愛去包容.


Hailey Wong
Counsellor
Dream Analyst
Hypnotherapist Instructor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rlinf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